A:
謝謝你的提問,以下是我的回答:
問題一:選項A。
問題二:選項B類似,是直接用去年跟今年的資產總淨值來計算「投資結果」就可以。
問題三:請參看這個網頁,裡面有詳細的說明公式https://www.masterhsiao.com.tw/EDN/Udn2022-0425/index.php
簡單貼上:基本概念:根據最新的淨值(餘額)以及剩餘年數,重新規劃一次。可提領的金額可以使用下列的Excel的PMT函數,公式如下:
=PMT((1+規劃報酬率)/(1+通貨膨漲率)-1, 剩餘年數, -退休金餘額, 0, 1)。
問題四:選項A
選項B:在記帳功能的適當頁面顯示每月的平均可支配預算,與年度是否超過總預算。
Q:
好的,收到!這份回饋極其珍貴,它包含了非常具體、專業的財務規劃邏輯,這將讓我們的 App 從一個單純的記帳工具,昇華為一個具備科學理財建議能力的智慧夥伴。
特別感謝你提供了蕭老師文章中的 PMT 公式,這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清晰、可執行的計算核心。
在我們開始開發前,我最後一次總結我對這個功能的理解,以確保我們完全同步:
核心目標: 我們要建立一個「年度財務規劃」報告頁面。
核心輸入:
系統自動抓取: 使用者最新的「總淨值」(來自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功能)。
使用者手動輸入: 三個關鍵參數:
規劃報酬率 %、通貨膨漲率 %、剩餘年數。
核心演算法: 使用你提供的 PMT 公式,根據上述輸入,計算出一個「年度可提領總額」,我們將其視為「年度可支配預算」。
最終產出:
在規劃頁面顯示這個「年度可支配預算」的總金額。
將此預算儲存起來,並在記帳主畫面上,顯示「每月平均可支配預算」以及追蹤當年度的預算使用狀況。
如果我的理解完全正確,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這最後一項功能的開發計畫了。
第廿二步:開發年度預算規劃功能
這個計畫將分為三個階段:後端數據與邏輯、前端使用者介面,以及最終的功能整合。
階段 A:後端數據與邏輯準備
第一步:擴充數據層 (DAO)
我們需要幾個關鍵的數據來餵給公式。幸運的是,我們之前的建設非常完善,大部分查詢都已存在或稍作修改即可。
取得最新淨值: 我們需要一個查詢來計算最新快照的「總資產」減去「總負債」。我們將在
SnapshotDao中建立這個方法。取得當月/當年度總支出: 為了在主畫面上追蹤預算使用狀況,我們需要在
TransactionDao中加入這個查詢。
第二步:建立 PMT 公式計算工具
Excel 的 PMT 是一個標準的財務函式,我們需要在 Kotlin 中自己實現它。
路徑: app/src/main/java/com/yourcompany/cashflow/util/FinancialFormulas.kt (新檔案)
package com.yourcompany.cashflow.util
import kotlin.math.pow
/**
* 財務公式計算工具
*/
object FinancialFormulas {
/**
* 計算 PMT (定期支付金額)
* @param rate 每期利率 (例如 0.05 代表 5%)
* @param nper 總期數 (例如 30 年)
* @param pv 現值 (即初始本金,例如退休金總額)
* @param fv 未來值 (預設為 0,代表期末本金為 0)
* @param type 支付時間點 (0=期末支付, 1=期初支付)
* @return 每期可支付的金額 (結果為正數)
*/
fun pmt(rate: Double, nper: Int, pv: Double, fv: Double = 0.0, type: Int = 1): Double {
if (rate == 0.0) {
return -(pv + fv) / nper
}
val pvif = (1 + rate).pow(nper)
val pmt = if (type == 1) { // 期初支付
(rate / (pvif - 1) / (1 + rate)) * -(pv * pvif + fv)
} else { // 期末支付
(rate / (pvif - 1)) * -(pv * pvif + fv)
}
return pmt
}
}
第三步:建立 BudgetViewModel
這個 ViewModel 是規劃頁面的大腦。
注入 Repositories: 需要
SnapshotRepository和TransactionRepository。管理使用者輸入: 使用
MutableStateFlow來保存使用者輸入的規劃報酬率、通貨膨漲率和剩餘年數。計算結果: 使用
combine監聽所有輸入數據(包括從資料庫抓取的最新淨值和使用者輸入的參數),只要有任何變動,就自動呼叫FinancialFormulas.pmt重新計算,並將結果存入一個名為annualDisposableBudget的StateFlow中。
階段 B:使用者介面開發
第四步:建立 BudgetPlanningScreen
這是我們的「年度報告與規劃」頁面。
介面佈局:
數據總覽區: 顯示從 ViewModel 抓取來的「當前總淨值」,做為計算的基礎。
參數輸入區: 提供三個滑桿 (
Slider) 或輸入框 (TextField),讓使用者可以互動地調整「規劃報酬率」、「通貨膨漲率」和「剩餘年數」。結果顯示區: 一個顯眼的卡片,顯示
annualDisposableBudget的計算結果,包含「年度可支配總額」和「每月平均可支配金額」。儲存按鈕: 一個「儲存為本年度預算」的按鈕。
第五步:儲存預算並整合到主畫面
儲存機制: 點擊「儲存」按鈕後,我們需要將計算出的「年度總預算」和「每月平均預算」這兩個數字儲存起來。對於這種簡單的設定值,使用 Jetpack DataStore (或 SharedPreferences) 是最適合的方案。我們會建立一個
UserPreferencesRepository來處理這件事。主畫面改造 (
HomeScreen)擴充
TransactionViewModel: 讓它也能讀取儲存在 DataStore 中的預算值。新增 DAO 查詢: 在
TransactionDao中新增getExpensesForCurrentMonth()和getExpensesForCurrentYear()。新增 UI 元件: 在
HomeScreen的頂部(或一個顯眼的位置)加入一個新的資訊卡,顯示:「本月預算餘額:[每月平均預算] - [本月已支出]」
「年度預算進度條」,顯示 [本年度已支出] / [年度總預算] 的比例。
階段 C:最終導覽整合
第六步:加入導覽入口
在我們的底部導覽列 (
BottomNavigationBar) 中,新增第四個項目:「規劃」。點擊後會進入BudgetPlanningScreen。
這個計畫涵蓋了從後端計算、前端互動,到最終將規劃結果應用於日常記帳追蹤的完整閉環。這將是我們 App 的點睛之筆。
如果以上規劃符合你的最終設想,我們就可以從階段 A 的第一步:擴充數據層 (DAO) 開始,為這個最後的功能打下基礎。你準備好開啟「錢流」App 的最終章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