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生成式AI(GenAI)技術的快速發展,其在網路安全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性的變革。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,生成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網路安全的攻防格局,為企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。
就威脅面向而言,駭客已開始運用生成式AI來強化攻擊能力。例如Muddled Libra駭客組織便利用AI生成的深度偽造技術進行入侵,展現出AI在網路攻擊中的潛在威力。攻擊者可以透過AI快速提取大量數據,自動化進行偵查工作,並產生極具說服力的仿真內容。雖然這些改變代表攻擊技術的演進,但尚未達到顛覆性的革命程度。
在防禦策略方面,企業需要採取傳統與創新並重的方法。零信任架構、及時修補漏洞等基礎安全措施仍然至關重要,但組織同時必須建立AI特定的防禦機制。具體來說,企業應該:
1. 從設計階段就注重AI安全性,包括監控外部AI使用情況、確保AI應用開發生命週期的安全,以及清楚掌握AI系統中的數據流向。
2. 建立影子AI(Shadow AI)的管理機制。許多組織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在使用AI工具,因此需要制定相應的治理框架和使用規範。
3. 善用AI增強防禦能力,透過AI和機器學習分析日誌、檢測記錄等數據,協助資安團隊因應日益增加的攻擊速度和數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生成式AI雖然無法從零開始創造全新的惡意程式,但確實可以加速攻擊者的行動。它可以協助技術能力較弱的攻擊者,或用於重製、模仿現有的惡意程式。
針對這些挑戰,企業主管應該採取以下行動:
- 遵循CISO的AI導入清單,確保組織安全地採用AI技術
- 進行AI安全評估,加強員工使用生成式AI的安全意識
- 導入AI驅動的安全產品,如Cortex XSIAM等
- 建立事件應變機制,並參考相關報告做好防範措施
展望未來,生成式AI的採用速度遠超過往任何企業技術。若要在AI時代保持競爭優勢,企業必須同時掌握AI帶來的機會與風險。透過了解新興威脅並實施適當的防禦措施,組織才能安全地運用AI的強大功能,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站穩腳步。
總結來說,生成式AI為網路安全帶來的改變既深且廣,需要組織以更全面、更靈活的思維來因應。唯有在追求創新的同時,也注重安全防護,才能在AI驅動的網路安全新時代中取得成功。這不僅是技術問題,更是策略思維的提升,企業領導者必須及早布局,方能在這場變革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詳情請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