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ybersecurity insiders發佈了一篇醫療保健軟體安全:標準與挑戰
醫療軟體是指用於醫療設備、系統或服務的軟體,例如電子病歷、遠端監測、人工智慧等。醫療軟體的安全性對於保護病患的個人健康資訊(PHI)和確保醫療品質和效率至關重要。然而,醫療軟體也面臨著許多安全風險和挑戰,例如:
- 醫療軟體的複雜性和多樣性。醫療軟體涵蓋了不同的類型、功能和用途,並且需要與各種硬體、網路和平台相互連接和協調。這增加了醫療軟體的開發、測試、部署和維護的難度和成本,也增加了安全漏洞和錯誤的可能性。
- 醫療軟體的高價值和攻擊面。醫療軟體通常存儲和處理大量的敏感和有價值的資訊,例如病歷、處方、檢驗結果等。這些資訊在黑市上有很高的價格,並且可以被用於身份盜竊、詐騙、勒索等犯罪活動。此外,醫療軟體也可能受到政治、經濟或社會動機的攻擊,例如破壞醫療服務、竊取研究成果、影響公共衛生等。
- 醫療軟體的法規和標準。醫療軟體需要遵守各種法律和規範,以確保其安全性、效能和品質。例如,在美國,醫療軟體需要符合 HIPAA(健康保險可攜性與責任法案)的安全規則,以及 FDA(食品藥物管理局)的監管要求。然而,這些法規和標準可能存在不一致、過時或不完善的問題,也可能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法規和標準有衝突或差異。
為了應對這些安全風險和挑戰,醫療軟體需要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和策略,例如:
- 建立一個安全的網路基礎設施,以保護醫療系統和病患資訊。實施防火牆、入侵檢測和預防系統、安全的 Wi-Fi 網路等。定期監測網路流量和日誌檔,以發現可疑的活動或未經授權的存取。
- 實施一個全面的風險管理流程,以識別、評估、緩解和監控醫療軟體的安全風險。參考國際或國家的安全標準和框架,例如 NIST(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)的資訊安全框架,以及 ISO(國際標準化組織)的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。制定和執行適當的安全政策、程序和控制措施,以符合法規和業務需求。
- 增強醫療軟體的安全設計和開發,以減少安全漏洞和錯誤。採用安全的軟體工程方法和最佳實踐,例如敏捷、持續整合和持續交付等。在軟體的整個生命週期中,進行嚴格的安全測試、審查和驗證,以確保軟體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預期和規範。
- 提升醫療軟體的安全意識和教育,以防止內部和外部的人為威脅。對醫療軟體的使用者和開發者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和宣導,以提高他們對安全風險和措施的認識和責任。建立一個安全的組織文化和氛圍,以鼓勵和獎勵安全的行為和態度。
- 建立一個有效的安全應變和恢復機制,以應對安全事件和事故。制定和測試一個安全應變計畫,以定義安全事件的識別、報告、處理和通報的流程和責任。備份和加密重要的資訊和系統,以防止資料遺失或洩露。在安全事件發生後,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,以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。
總之,醫療軟體的安全性是一個重要而複雜的議題,需要醫療軟體的相關利益者共同努力和合作,以確保醫療軟體的安全性、效能和品質,並保護病患的健康和權益。
詳情請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