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中年油膩!50歲大叔的增肌減脂革命:從記錄三餐到硬舉80公斤
年過半百,是不是常常覺得體力大不如前,看著鏡子裡的自己,總感嘆歲月不饒人?新陳代謝變慢、肌肉流失、脂肪堆積,彷彿是這個年紀不可避免的宿命。但,真的是這樣嗎?
今天,我想分享一個觀念:50歲,不是走下坡的開始,而是重塑巔峰的黃金時刻。 這是一場結合科技、紀律與汗水的增肌減脂之旅,目標不是回到20歲,而是打造一個更強壯、更健康、更有自信的5.0版自己。
第一步:管住嘴,不是餓肚子!用科技精準記錄
過去我們總以為減肥就是少吃、餓肚子,但這種方式不僅痛苦,更容易復胖。現代的觀念是「吃對、吃夠」。要增肌減脂,你必須先了解自己吃了什麼。
這就是我的第一個祕密武器:「三餐熱量記錄」。
我使用的工具是**「MyFitnessPal」**這款手機APP。它徹底改變了我對飲食的看法。透過掃描條碼或簡單搜尋,你可以輕鬆記錄下每一餐的熱量、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。這不是要你斤斤計較,而是要你「心中有數」。
當你開始記錄,你會驚訝地發現:
原來那杯隨手的含糖飲料,熱量幾乎等於半個便當。
為了增加肌肉,你吃的蛋白質可能遠遠不夠。
看似健康的食物,其實脂肪含量超高。
透過數據,我們才能做出最精準的調整,讓吃進去的每一口,都成為身體的養分,而不是負擔。
第二步:練對點,不白費力!AI菜單與恆心是你的武器
飲食控制了,下一步就是「動起來」。但50歲的身體經不起亂練,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科學化、客製化的訓練計畫。
現在科技很方便,你可以尋求專業教練的協助,也可以參考網路上的**「AI健身菜單」**。這些工具能根據你的年齡、體能和目標,生成一份專屬的訓練計畫,告訴你該做什麼、做幾組、休息多久。
然而,再好的菜單,都比不上兩個字——「恆心」。
「恆心執行運動菜單」,才是在這場戰役中勝出的關鍵。把運動寫進你的行事曆,把它當成一個重要的約會。身體的反應是誠實的,你付出多少汗水,它就會回報你多少力量與線條。
實戰分享:我的週五「硬派」下半身訓練日
空有理論沒有用,直接分享我這週的訓練菜單中最具挑戰性的一天——週五下半身日。下半身是人體的引擎,練好腿部,不僅能提升基礎代謝,更能強化核心,讓男人雄風再起!
【週五|下半身訓練菜單】
主項:槓鈴硬舉
組數與次數:8組 x 8下
重量:80公斤 (單週調整)
筆記:這是力量的根基,專注在感受臀部與腿後發力,保持背部直挺,寧可重量輕一點,姿勢也要絕對正確。
輔助訓練:
小腿抬舉:8組 x 15-20下 (做到力竭,感受小腿的灼熱感)
啞鈴弓箭蹲:4組 x 30下 (每側5公斤啞鈴,考驗平衡與股四頭肌耐力)
坐姿抬腿:8組 x 9下 (單邊執行,精準刺激股四頭肌)
阻力帶側走:8組 x 10步 (單邊,喚醒沉睡的臀中肌)
臀橋:8組 x 12下 (感受臀大肌的收縮)
腿後橋式:8組 x 12下 (強化大腿後側與臀部)
收尾挑戰:EMOM - 5分鐘
規則:在每一分鐘開始時,完成以下組合,剩餘時間就是你的休息時間。連續做5輪。
組合:12次弓箭蹲 + 7次深蹲 + 6次側邊肘膝碰觸
筆記:這會在訓練尾聲徹底榨乾你的體能,極大化後燃效應,對減脂非常有幫助!
這份菜單只是我一週計畫中的一部分。增肌減脂是一條漫長但回報豐厚的路,尤其對於50歲的我們來說,這不僅是為了外型,更是為了健康、為了更有品質的下半場人生。
今天先分享到這裡,關於其他日的訓練菜單與執行過程中的心得,我們後續再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