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增肌減脂革命(二):AI菜單只是藍圖,身體才是總司令!

上一篇,我們聊到了如何利用「MyFitnessPal」來管理飲食,並分享了令人雙腿發軟的「週五下半身訓練」。文章發出後,我意識到一個重點:計畫是死的,人是活的,尤其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身體。

今天,我們不只談怎麼練,更要聊聊訓練的「心法」:如何與你的訓練菜單,特別是 AI建議的菜單,進行一場充滿智慧的對話。

AI教練 vs. 身體總司令:學會「適度的自我調整」

AI健身菜單很棒,它提供了一個科學的起點。但它畢竟不是你,無法感受你昨晚是否沒睡好,或是今天的狀態是龍是蟲。這時,評估 「訓練狀態」 就變得很重要。

當你拿到一份菜單,前幾次的訓練其實是一個「磨合期」。你必須去感受,這份計畫是否 「適合自己的體能」

  • 感覺太輕鬆? 組間休息縮短一點,或是在最後一組多做1-2下。

  • 動作變形? 這絕對是警訊!立刻降低重量或次數。50歲的我們,受傷是最大的敵人。

  • 特定動作不舒服? 每個人的身體結構都不同,某個動作可能就是不適合你。這時就需要 「適度的自我調整」,換一個你做起來更順暢、更有感的替代動作。

當你發現調整的幅度越來越大,代表你的體能已經進步了!這時候,就該 「請AI再次建議」,为你生成下一階段的挑戰。把AI當成你的隨身顧問,而不是死板的監工。

心態的藝術:「放過自己」與「強迫自己」

增肌減脂的路上,有兩個看似矛盾、實則相輔相成的關鍵心態。

  1. 飲食上:「紀錄熱量大概就好,放過自己」

    MyFitnessPal是個好工具,但我們不是機器人。如果偶爾有聚餐、或是真的特別想吃什麼,不用過於自責。只要確保80%的時間走在正軌上,那20%的彈性是為了讓這條路走得更長久。紀錄熱量大概就好,重要的是趨勢,而不是為了一兩百卡的誤差而焦慮。適時 「放過自己」,心理健康同樣重要。

  2. 訓練上:「菜單健身訓練要強迫自己」

    飲食可以有彈性,但訓練不行。身體有惰性,大腦總會找藉口:「今天好累」、「天氣不好」、「明天再練吧」。這時候,你需要 「強迫自己」。換上運動服、走進健身房(或家裡的訓練區),是這場戰鬥的開始。當你完成菜單上的第一個動作,身體的引擎就會被點燃。

這種堅持的回報是巨大的。那種 「練得很累,練完很爽」 的感覺,是金錢買不到的成就感與腦內啡。汗水流盡後,身心的暢快與滿足,會讓你愛上這個不斷變強的自己。

實戰分享:我的週六「胸、肩、三頭」上半身推日

週五的腿部轟炸後,週六專注於上半身的「推」系列動作,打造厚實的胸膛與飽滿的肩膀。

【週六|上半身推 菜單】

  • 主項:雙槓撐體

    • 組數與時間:8組 x 撐體10秒

    • 筆記:這是上半身的王牌動作之一。專注於身體的穩定,感受胸肌下緣和三頭肌的張力。撐不住就退階,安全第一。

  • 輔助訓練 (胸、肩、三頭):

    • 上斜式伏地挺身:4組 x 12下 (刺激上胸)

    • 寬距伏地挺身:4組 x 12下 (加強胸肌外側)

    • 標準伏地挺身:4組 x 12下 (全面的胸部訓練)

    • 背後徒手支撐:8組 x 13下 (集中火力轟炸三頭肌)

    • 啞鈴肩前舉:8組 x 12下 (雕塑前三角肌)

    • 啞鈴平舉:8組 x 8下 (打造肩膀寬度,也就是中三角肌)

    • 啞鈴反向飛鳥:8組 x 13下 (強化後三角肌,改善圓肩)

    • 啞鈴肩推:8組 x 12下 (全面的肩部力量訓練)

  • 收尾挑戰:HIIT - 6分鐘高強度間歇

    • 規則:10組循環,每組包含60秒動作 + 40秒動作 + 60秒休息

    • 動作:波比跳 (60秒) + 膝肘碰觸 (40秒)

    • 筆記:這是對心肺與意志力的終極考驗。撐過去,燃脂效果加倍!

  • 加強:握力器訓練

    • 組數與次數:8組 x 10下 (強壯的握力對所有訓練都有幫助)


記住,健身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。傾聽身體的聲音,尊重它的極限,然後,溫柔而堅定地推動它前進。下一次,我們來聊聊一週中其他的訓練安排,敬請期待!